查看原文
其他

鼓楼红了,不能只因为一首歌

王言虎 央视网 2023-02-25


最近,750多岁的北京鼓楼“火”出圈,慕名前来的年轻人或是和红墙绿瓦的古楼建筑合影,或是等待赵雷歌曲中的107路电车缓缓出现。马路上拍照的人络绎不绝,鼓楼,俨然成了年轻人群体的新晋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

但火爆的鼓楼,随着游客的增多,也增添出另一种烦恼:由于路口交通繁忙,游客的过度聚集会给便道上的行人带来不便,甚至有些人为了找到好的拍摄角度,闯红灯或者站在辅路上拍照。而不少在附近工作、生活的人也表示很受影响游客是玩好了,自己的工作生活却被无辜干扰。


北京鼓楼已经存续了几百年,也出现在许多名人的文学篇章中,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受欢迎过。是流行文化与互联网,将鼓楼推向了大众眼前。


北京鼓楼“火”出圈,或许可以视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,随着这一波网红效应过去,也就会逐渐恢复往日的平静。就像当年北京东直门地铁口的网红树,背景墙颜色一换,热度马上就烟消云散了。


其实鼓楼的“火”是一件好事,它进一步打响了北京这一历史文化地标的知名度,理论上也会带动北京的旅游增收。如果年轻人前来游览拍照时,能够遵守交通规则,保持文明观赏习惯,打卡鼓楼不会制造额外的困扰。


有人说,年轻人在红墙绿瓦或路牌下“咔咔”一顿拍,有什么意义呢?坦白讲,这是一种苛责,或者说误解。旅游未必一定要有实质的“意义”,有时候“我来过”“我拍过”“我晒过”就是年轻人的意义。


年轻人拍照为什么讲究“出片”?就是因为“出片”是一种彰显,一种表达,一种社交,可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悠闲和品位,哪怕是纯粹的经济实力,但他们没有错。这是文化消费主义浪潮下的正常现象。


所以对年轻人到鼓楼只是“拍照发圈”,首先要做的就是“不苛责”,理解年轻人有追求自我甚至“庸俗”的权利。林语堂曾提出过“平民化的消闲浪漫崇尚”的旅游观念,意思是大众旅游能够悦己就好,无关乎金钱也无关乎身份,重要的只是自己的感受。


旅游即悦己,拍个照出个片走人,这完全没毛病。但是,不苛责年轻人只为拍照出片,不等于旅游观光就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。从一个更高的观赏旨趣讲,仅仅是走马观花,拍照发圈,这样的游览又是否完整呢?


观光的形式固然没有高下之分,但如果仅仅是停留于表面,旅游体验大概就只能止步于眼前的风景与浅层的心理满足,而缺少心灵的共鸣与思考。


古迹景点吸引游客的地方便是其独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,个中的每一件摆设、每一块砖瓦或许都值得细细品尝。如果将走马观花的游览,上升为与景观和历史“对话”,去了解景区的特色,触摸历史的质感,甚至能够与景区“精神上相往来”,游览的过程就必将产生更加丰富的意涵。


稍作了解便可知,鼓楼绝不只是一个网红景点,它有着数百年的历史,曾经是北京城最重要的报时中心,这里承载了人们太多的记忆与感情。借鼓楼了解古都,了解古代的时间管理制度,相比于拍照发圈,这是一种更有价值、更为丰沃的人生收获。


有一段时间,全国一些古迹景点出现了过于网红化的倾向。比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,除了是百年古建筑,还是红色文化教育之地。一些网友借助那里的红墙拍照打卡,讨论“如何拍出故宫风格的照片”,甚至有人衣着暴露跳舞,让该古迹的身份异化。


无可否认,适当的联想是合理的。人们将古迹与其他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,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这无可厚非。根据景观理论,若古迹有意识地“包装”成另一事物,依据此建构出的景观就会变为一种幻象,此时的景观中呈现的已不再是原来的古迹了。这不能不说,也是一种遗憾。


有人总结旅游的三重境界是“见风景、见众生、见自己”。三重境界由低到高,层层递进。境界最高的“见自己”,就是在旅游过程中,与景点产生深度互动,观照时间,观照历史,关照人生。


在拍照之外,年轻人也不妨迈开步子,多走几步,多看几眼,多想几次,该古迹的由来是什么?究竟有什么值得参观的地方?走过了,看多了,必定又是另一番收获。





监制:唐小山
编辑:陈艳欣 审校:刘雅虹  


原创声明:本文为央视网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